

國輻中心設立光環論文獎,表揚國內外傑出研究團隊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國輻中心)於11月24日舉行第一屆「光環論文獎」頒獎典禮,臺灣大學陳浩銘教授研究團隊的「力阻全球暖化之新型催化劑」研究成果,獲得評審委員們一致認同,受頒獎座與30萬元新台幣獎金。國輻中心陳俊榮副主任在致詞時,對陳浩銘教授團隊利用光源設施投入科學創新研究的貢獻與突破,表達高度肯定之意。 國輻中心陳建德院士在2017年獲頒「總統科學獎」的殊榮,為了鼓勵國內外科學家在同步加速器光源設施發展及科學應用的付出,陳建德院士特地將總統科學獎獎座與獎金全數轉贈給國輻中心,期勉國內外科學團隊能持續努力不懈,在同步輻射領域,做出重大科學發現。 陳建德院士是熱愛研發先進儀器、探索宇宙奧秘的物理學家,不論是發明高解析分光儀,還是開創軟X光實驗技術與應用,他的貢獻相當卓著。在科技部經費的全力支援下,陳建德院士領導團隊完成了台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尖端實驗設施「台灣光子源」同步加速器(Taiwan Photon Source),由於團隊的共同努力,不但提升了台灣國際學術地位及科研競爭力,對於增進人類生活福祉更有深遠的影響。 為了傳承陳建德院士的精神,國輻


精準醫療啟航,國輻中心送類病毒顆粒上太空
在科技部的長期支持下,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國輻中心)與日本「Space BD株式會社」及其台灣總代理「陽翼先進科技公司」合作,共同參與今年底(2021)即將啟動的太空實驗計畫,透過太空站補給船,將國輻中心的「類病毒顆粒」隨太空人的補給物資,一同運往國際太空站進行結晶實驗,在太空旅行近一個月後送回台灣,探討太空無重力環境對病毒晶體成長與結構的影響。 病毒感染的途徑多樣化,擴散的速度非常快,感染後在短時間內就可造成宿主生理不適、生病,甚至大量死亡,像是近年來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病毒,以及令養殖業聞風喪膽的豬病毒、魚蝦病毒、家禽病毒等。若能更進一步瞭解病毒的特性,就能發展更有效的防疫科技,降低病毒對人類與養殖業造成之重大威脅。 此次進行太空旅遊的類病毒顆粒,由陳俊榮副主任與其研究團隊製作,運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大量生產高純度病毒外殼蛋白質,成功組裝成不具傳染能力的類病毒顆粒。隨後由Space BD以及陽翼先進科技公司,擔任護送員,將類病毒顆粒送往日本轉機後,再搭乘太空站補給船,飛往國際太空站。 約一個月之後,類病毒顆粒將變身為「類病毒晶體」運回地球,並急